自己多年前在中區上班,每星期日都在堅道參加彌撒,去年更搬家到中西區,心知中西區有很多古蹟可尋,但平日實在沒有時間去逐一參觀,今次確是個好機會,又可以增進攝影知識。
我們當日先由遮打花園出發,沿經典的旋轉樓梯向位於花園道的聖約翰座堂走去。我自己之前也來過聖約翰座堂好幾次-參加婚禮、Anson也曾在那裡當花女和參加聖詠團演出。
聖約翰座堂於1847年奠基,1849年落成及祝聖,為香港最古老的西式教會建築物,亦是本港唯一一片以永久業權形式持有的土地。
聖約翰座堂是香港聖公會香港島教區的主教座堂。教堂已列為香港法定古蹟,是受保護的歷史文物。聖約翰座堂以哥德式建築,外觀莊嚴宏偉。
堂內燈光以柔和的黃光為主,突顯祭台背後美麗的彩色玻璃~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
祭台上的讀經台是金碧輝煌的鷹,與座堂入口地上的鷹圖案互相呼應。
堂內的第一行仍有英國殖民年代遺留下來鑄上英國皇室徽號的會眾座椅,是當日港督或英國皇室家族成員途經香港到來崇拜時預留給他們的座席。
之後我走到隔鄰的終審法院,前址是法國傳道會大樓。
終審法院亦是香港法定古蹟之一,是受保護的歷史文物。以它的紅磚牆及花崗石基石最突出。
終審法院亦有獨特的窗鈎。
我們沿炮台里走向都爹利街-約10年前我每天都在這條街出入,隨著市區發展這街已跟以前很不同,當時公司所在的大廈入口也翻新了。
惟一保留著法定古蹟之一的煤氣燈及石級。
我們在都爹利街的Starbucks 稍歇一下,原來這家Starbucks裡有很多懷舊擺設,是我們攝影者喜歡的景點。最重要是容許我們隨意拍攝。
之後我們再出發到中環最有特色的石板街,想當年,我在這裡不知跌傷過多少次。
但每次走在石板街都十分欣賞它的美。
在最上面的一段石板街,更有藝術手作人在那裡編織了欄杆,點綴了街道。
我們再往上走,發現舊中區警署的修護工程已拆下了棚架,我們終於可以拍下它的外貌。
然後沿著舊中區警署旁的斜路,經過域多利監獄的外圍,走上堅道,前往孫中山紀念館。
原來地點就在我們常常光顧的麥當勞隔鄰!
孫中山紀念館位衞成道,前址是何東先生的胞弟何甘棠的住宅 -甘棠第。
孫中山紀念館是介紹孫中山先生的生平及他與香港的關係。紀念館於2006年12月12日開幕。2010年11月12日被政府列為法定古蹟。
孫中山紀念館的小廣場,擺放了孫中山先生像,威Sir教路可以用廣角鏡(e.g. 16mm)或者用Panorama把孫中山先生像及紀念館一並拍攝。
我們之後進去孫中山紀念館內(門票 $10),因紀念館內不准拍攝展品,所以我們著重拍攝紀念館的建築及陳設。
單是拍攝那裡華麗的梯級已用了我們不少記憶體。
孫中山紀念館現正大進行重建工程,相信很快就會有新建築物阻檔其外觀,城市發展的壞處就是會一定程度地影響歷史古蹟的原貌。
離開孫中山紀念館我們再向般咸道方向,來到永利街,我印象中第一次到訪。這樣的環境很有破舊和荒廢的感覺,在繁榮的中區又有另一種特色。
一直向西走我們來到堅巷的香港醫學博物館,前身是香港細菌學檢驗所/香港病理檢驗所。跟終審法院相似,香港醫學博物館以紅磚建造,很有線條美。
離開香港醫學博物館,我們沿樓梯街向山下,來到香火鼎盛的文武廟。雖然我是教徒,但為藝術也不介意入廟,指下線條優美的香塔。經威Sir指導,即使在昏暗環境下,仍可指出煙薰和香塔的特色,好特別!
及後我們又沿樓梯街爬上堅道,十分吃力的一段,我們到了堅道也要稍作休息,回回氣才繼續到最後的景點 - 高街的西區綜合大樓,前址是精神病院(傳說的高街鬼屋)。
這裡原來是很受歡迎的婚紗照攝影景點,當日有多對新人在取景。
感謝威sir的安排,讓我可以近距離欣賞這些文物古蹟,同時學習攝影技術,又可和團友們交流,非常滿足!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